- 信息来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发布日期:2012-01-13 16:58
- 浏览次数:
口岸雕花楼,又称“四方楼”,殊有“苏北第一楼”之美称,系四合院式的两层砖木结构的典型明清风格的雕刻建筑,坐落于柴墟水景街区的南端,是古庆元街最繁华的商贸地段。
雕花楼建筑面积869m2,全楼分东楼和西楼两部分。东楼为经营木材生意的江南富商姚氏,于乾隆四年(1737年)重金购下居宅园林后进行改造所建的,共两层10间,开间20米,进深10米,总高度11米。民国初期,姚家衰败,经营航运的富商李松如购买东楼后,在原东楼的西侧按东楼的格局续建了西楼和厢楼,两楼东西而置、平行而建、结构紧凑、布局严谨,行成四合院式雕花楼,民间俗称“四方楼”。
2002年雕花楼被江苏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对此高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于2002年6月专门成立了雕花楼修复工程领导小组,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高港区政府投资100多万元,对雕花楼进行了揭顶大修,经过常熟古建工人10个月的备战,雕花楼修缮结束,还原了她本来的历史面貌。技艺高超的雕工认真修补了雕刻花纹,第一次用化学与人工相结合的方法,去除了涂抹在雕花板上积得很厚的陈年老油漆,全部雕花构件已重新焕发了青春。
雕花楼坐西朝东,门前假山如同一座屏壁踞于雕花楼前。该楼楼面阔5间,3明2暗,前带轩廊。前厅,宽敞明亮。屏门上的字画和匾额,都出自名家之手,厅内陈设的八仙桌、太师椅,是珍贵的红木家俱;两侧壁板间的条屏,内嵌大理石,有山有水,生动形象。
雕花楼天井内,镶嵌着大量的木雕、砖雕、石雕,其中尤以木雕更为精致、凸出,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刀法细腻、寓意深刻,有妙趣横生的人物故事,有形态逼真的飞禽走兽,有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反映了当时较高的建筑水准,为苏北地区所罕见。
雕花楼天井四周全用雕花格扇,楼上格扇的窗心是圆的,而楼下窗心的格扇是方的,取天圆地方的含意。楼上檐柱两旁的栏杆上,是雕刻的木质小狮子。这座楼由东西两进楼房和南北二个厢楼加组成,中间是天井,四边是楼房,方方正正的,东面一进是主人一家平时聚会的场所,西面是卧室,朝南边的厢房是佛堂,朝北的厢房是书房。天井四周的雕花从上面看更显得花团锦簇,层次丰富。楼上廊檐间梁枋也都有雕刻花纹,周围的格扇的花纹也雕得很精彩。
2005年,高港区委区政府又拨款修建了三进平房、灶屋、连廊、东来亭、枕涛榭、沐雨舫、元宝湖、观澜阁、假山等,雕花楼的修复和景区的修建工程都由常熟古建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所建设。
2010年5月1日,雕花楼景区正式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