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市住建局
- 发布日期:2023-01-10 15:59
- 浏览次数:
官河村,位于兴化市沙沟镇西北部,地处兴化、盐都、宝应三县市交汇处,由官庄、乔家、严舍(南阳)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属于里下河腹地,是一座“漂”在水上的村落。村庄总面积11.4平方公里,共有18个村民小组773户2632人,耕地面积3700亩,水资源面积7360亩。获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绿美村庄等称号。
官河万亩荷塘
官河村环村皆有荷藕,荷塘偎嵌四周,既有“大紫红”开白花的家藕,也不乏独杆独苗开红花的里下河野藕。春日小荷露尖角,夏日荷花别样红,秋日流水育荷肥,冬日船动伴藕香。村庄建筑以五架梁、七架梁为主体结构,青砖小瓦,灰白相间,尽显端庄。村庄四周栽植乡土树种,水杉挺拔,垂柳依依,桃红之下,掩映着一方一方的村庄菜地。
2020年10月23日,藕农在展示刚采收的鲜藕。顾俊 摄
村庄水面资源丰富,官河村因利是导坚持走水路、念水经、发水财,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从2017年开始探索、2018年渐成规模、2019年全面推开虾藕共生、田沟共作生态复合型种养模式:藕田里的龙虾,以腐烂的藕、茎为饵料,既净化水质,又可防止烂藕带来黑斑病;小龙虾排泄物为藕塘增加有机肥料,提高藕品质和产量,实现了良性和绿色循环。目前周边地区藕田套养小龙虾的产业规模达万亩以上,每年总产值不低于1.2亿元。官庄村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荷藕套养小龙虾第一村”,这条致富经两次被央视七套、多次被省级媒体宣传报道。
采用现代化的藕田套养小龙虾的立体种养模式,适宜的气候条件和水质土壤使“兴化荷藕”白如玉,壮如臂、汁如蜜,吃起来嫩脆脆、水汪汪,落口消融,食而无渣,健脾开胃。采用藕田套养、稻田养殖和湖荡养殖、蟹池套养等方式,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养殖方式使得“兴化小龙虾”个大体肥、体态饱满、活力强,肉质细嫩、劲道弹牙、味道鲜美、气味香醇,其加工制品甲壳素已出口美国和欧盟。“兴化荷藕”和“兴化小龙虾”也因此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垃圾围村”曾是官河村治理的最大顽疾。2006年始,村里按照“一次性建设,30年不落后”的高起点、高标准,对村庄环境实施综合整治。按照环境整治“五清”要求,扩大公共空间12700平方米;新建桥梁9座、公厕18座,硬质化道路4600米,公共绿地12处4200平方米;新建4条宽畅的街道,沿河新建驳岸风光带;建设绿化广场、休闲健身广场和占地15亩的桃花岛公园;建成具有里下河建筑风格的为民服务中心,方便群众办事;铺设青砖巷3300米,打造独具特色的巷道文化。环村部圈打造最美河岸线和“官庄映荷”村庄之“眼”,设置景观灯210盏,建设亲水走廊、漫行步道3200米,让村民在闲庭信步中感受里下河水乡的独特魅力。
“ 万里金风摇芦花,浅池微冷采新藕。朝来采藕夕来渔,丰收在望农家乐”,夏天看荷花、采莲藕,秋天吃龙虾、尝美食,7000亩荒滩、2000亩低洼田,变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源头活水,昔日的穷滩水荡如今蟹肥鱼壮、荷藕飘香。
链接1:
青瓦白墙的农舍、小楼、别墅错落有致,蜿蜒于湿地上的混凝土大道两侧,一方方藕塘,荷叶青青,藕塘里几名头戴荷叶的游客或泛舟,或捕捞龙虾……这是泰州市沙沟镇官河村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一幅画面。
有整洁的村容,有清新的空气,有醉人的鸟语花香,有健康的文明新风,有富民的特色产业,还有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而且乡愁依在,官河村已形成特色田园乡村的雏形。
——摘自2020年5月15日《兴化发布》微信公众号
链接2:沙沟藕夹
'藕夹子'是沙沟的方言,在维扬菜系中它叫'藕合',藕是'偶'的谐音,偶即成双作对,合即和合如意,夹子是'有子'的一种说法,寓意很吉祥。上年纪的老年人则戏称藕夹子为'银洋钱',是因为藕夹子外形圆中有孔,形状很象古时的钱币。出锅的藕夹子色泽金黄,吃起来咸淡适中油而不腻、酥脆可口藕香浓郁。逢年过节,镇上人家都要做上一篮子藕夹子,除自家食用外还馈赠亲朋好友,成为一道闻名遐迩的传统特色菜肴。
制作藕夹子的过程非常考究。首先要剔除外形不整、表皮粗劣的畸形藕,选用直径在6厘米左右、皮色光洁的藕段。再将选好的藕段除藕节、洗净、去皮、切片,切片要求厚薄均匀。一只藕夹由两片组成,两片之间不能分离,仅留8毫米左右的粘连,每片的厚度要控制在4毫米左右。接下来是制作肉馅,肉馅选用精肉剁成肉泥,加上细猪油渣,再放点生姜、葱、盐、味精等,充分搅拌均匀。然后把肉馅从藕夹的开合处填塞进去,将塞满肉馅的藕片蘸满面粉糊,放入油锅中煎炸制成藕夹子。面粉糊也有讲究,要求不稠不稀,刚刚可以把肉馅和藕片包裹起来,面粉糊稠了,做出的藕夹子像面团子,吃不出肉馅和藕的清香;面粉糊稀了,藕片间的肉馅就会漏出来,藕夹子表面凹凸不平,看相不佳,难成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