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市住建局
- 发布日期:2023-01-10 15:00
- 浏览次数:
徐圩村,位于兴化市千垛镇西南角,由圩岸、徐官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628户,1738人,区域面积5.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87亩,水面面积1764亩。获国家森林乡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传统村落、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
徐圩村历史悠久,是原北极乡重要村落,为传统的“渔耕文化”特色村,村北有始建于宋代的八公神庙遗迹,这座千年古刹历史悠久、香火旺盛,延续至今。林水相依,蒲草葳蕤,芦荻摇曳,飞鸟翔集的徐马荒生态湿地就在圩岸村。
保住绿树才能保护绿色、留住乡愁才能留下乡亲。徐圩最有特色的就是遍布村内外的大树,走在徐圩村,最大的感受就是整个村庄被“绿”覆盖着。上世纪90年代,徐圩村曾有“意杨第一村”之称,新农村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突出“水”和“绿”两个关键,坚持少砍树、少填河、少拆房,不破坏原有村庄肌理、不破坏传统建筑特色,立足于原有的生态基底、绿化布局,用绣花功夫织出乡村画卷。目前该村属村产权的香樟树有3600多株,垂杨柳3000多株,其他树木累计达8000多株。2019年,徐圩村以森林覆盖率65.2%的高分,荣膺全国首批“国家森林乡村”。
徐圩村稻麦两季,种植面积稳定在1400多亩。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前提下,依托优良的生态、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便捷的城郊区位优势,招引投资近4000万元、占地3040亩的高效农业公司和投资2000万元、占地192亩的生态农业公司。种植业主要以经济作物瓜果、苗木、油菜、蔬菜为主,有甜瓜、枇杷、油桃、草莓、西瓜等十多种果蔬,拥有“翠冠梨、锦绣黄桃、黄蜜樱桃”等省级农产品品牌;养殖业主要以特种水产四大家鱼、老头蟹(香辣蟹蟹种)、龙虾为主。持续推进农旅融合,形成瓜果采摘、水产养殖、优质稻米、湿地旅游、垂钓餐饮、苗木基地等六大主导产业。推出“水上游徐马荒湿地+圩岸村落观光+农家乐八大碗午饭+瓜果蔬菜采摘”多业态旅游套餐。2020年五一假期期间举办的“千垛首届瓜果采摘节”人气爆满,整个假期带动消费300多万元。
围绕“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打造精品”的理念,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道路硬质化实现100%,实施农田间机耕路配套建设以及河道拓宽清淤等民生工程,兴建2000余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村庄停车场等便民服务设施,村内主要路口添置景观石、高标准建成百米文化长廊等休闲景观。打造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了酒坊、砖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成立徐马荒龙舟队、舞龙队,多次在市比赛获奖;承办了2020年泰州市“农民读书节”活动。
水域广阔、结冰期短、鱼虾富足的特点,让这里成为候鸟越冬的理想栖息地。每年冬季,徐马荒湿地都吸引着100多种、数万只野生鸟类在这里栖息过冬。建成了徐马荒书画院、市摄影家协会工作室,邀请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在此举办“诗意徐马荒 醉美圩岸里”摄影比赛,这些都成了到圩岸旅游体验的网红打卡必到之地。
千垛森林鸟鸣翠,十里河塘碧连天,千亩芦荡花飞雪,万亩荒野寂无声。徐圩村以“乡村旅游+湿地观光+农业休闲+亲子研学”为主题,打造长三角地区自驾游、旅游度假重要目的地。以“政府+社会资本+村集体”三方合作模式,探索出特色田园乡村发展的实施路径。
链接1:踏青徐马荒,感受最惬意的初夏
徐马荒由沼泽、陆地、森林、鱼塘组成。区内沟汊纵横、蒲草繁密、禽鸟起落,典型的兴化西北部水乡湖荡地貌,其荒野、静谧,给人一种自然、质朴、粗犷之美,有“苏中沙家浜”和江苏“香格里拉”的美誉。
——摘自2022年4月25日《兴化旅游》微信公众号
链接2: 南有“沙家浜”北有“徐马荒”
徐圩村毗邻徐马荒原生态湿地风景区,全国著名民间文学家马春阳这样评价自己家乡的美景:“南有沙家浜,北有徐马荒……”
水上,飘絮的芦苇,连片的荷叶,摇曳的蒲草,令人赏心悦目……林中,白鹭、苑鹭、黑鹳、喜鹊在歌唱;水中,鲑鱼、虎头鲨、鲶鱼、河虾、青蟹遍布河汊。原生态的水草、芦苇、蒲蒿、野藕、野菱等湿地植被保护得完美无缺。鱼虾、螺、蚌、蚬等水生物随处可见。
团中央影视创作中心《以青春的名义》电视专题片摄制组,专程从北京赶到西郊,在高大挺拔的意杨林里,在风景如画的徐马荒中,拍下了当代青年高擎红旗、激情放歌、中流击水的精彩画面……
上海电视台电视剧《秋雪湖之恋》剧组,通过飞机航拍后,发现这里是他们理想的外景地,主演吴若甫等艺术家们,在这个林水相依、蒲草葳蕤、芦荻摇曳、走兽出没、飞鸟翔集、鱼虾欢跃的风景区内完成了电视剧的主体拍摄……